我市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和阵地建设,广泛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及时宣传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
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和阵地建设。在辖区全国和省、州、市各级文明单位中发动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出台了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全市31个社区中有20个已建成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多数窗口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已常态化设置运作,辖区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8%。
全市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三关爱”志愿服务、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洱海志愿服务、“车让人”文明出行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和以“传播道德、践行道德、做有道德之人、创全国文明之城”为主题的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暨全市万名志愿者传播道德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生动开展,全市志愿者队伍在洱海保护、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支教助学、医疗卫生、普法维权、抢险救灾、交通协勤、社区服务等方面热情参与文明创建,在全市上下形成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良好风尚。
3万余学生参加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
国庆节期间,我市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围绕立德树人,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担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开展“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市高度重视,把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和培塑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并将其纳入各级文明单位考评指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全市教育部门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组织未成年人以个人、小组、班级、团队等形式,上“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开展主题突出、健康向上的网上签名留言寄语活动,充分反映未成年人的真情实感,抒发永远热爱伟大祖国、永远热爱伟大人民、永远热爱伟大中华民族的美好心声,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自觉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增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效果。一条条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实情感的寄语,抒发了青少年永远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心声。
同时,我市不断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大力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抓手,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学习雷锋、奉献爱心等志愿服务、“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红领巾心向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培育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道德品质,促进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未成年人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力所能及地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国庆期间全市参与“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未成年人达30000余人,发表感言寄语8000余条。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一致认可。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时机抓得准、平台搭得好、效果较明显,是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增进爱国情感、坚定报国志向的有效载体,是有效发挥网络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播正能量的创新举措。
树文明旅游新风尚 做依法旅游之楷模我市以文明旅游打造城市新“名片”
“我们在进行电话投诉时,一位姓冯的师傅耐心热情地受理了我们的投诉,并在我们茫然无奈的时候,答应试着帮我们找旅馆,教我们如何形成书面投诉,并谈到要对此事进行认真处理。这使我们在满身寒意的时候感到了一丝丝温暖。”今年2月18日一位游客向大理旅游部门投诉双廊一家客栈将他订好的房间另转他人,这是他在投诉圆满处理后留下的感谢话语。
大理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直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针对近年来大理旅游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门票消费比例降低、游客停留天数增加等新形势,我市今年结合《旅游法》的贯彻执行,规范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大力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提升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展示出文明城市和旅游城市的新形象。
深入贯彻《旅游法》 提高依法治旅能力
以《旅游法》的贯彻执行为契机,我市通过举办行业培训班,开展《旅游法》宣传、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提高旅游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激发全行业参与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并通过游客咨询中心、大理市旅游官方网站、本地新闻媒体、街头咨询等平台,加强对《旅游法》的宣传引导,培养企业守法经营、游客依法维权的意识。同时,创新监管手段,启动云南省旅游行业动态监管平台,对所有旅行社地接团队、组团团队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对旅游团队运行轨道实时监控。
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 塑造良好旅游形象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树文明旅游新风尚、筑美丽幸福家园梦”活动,紧紧围绕美丽幸福新大理建设目标,加大文明旅游、生态旅游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组织旅游行业相关人员及青年志愿者在游客活动主要聚集地,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开展倡导文明旅游、争当文明旅游使者活动,并在各旅游接待单位、车站、码头、旅游A级景区(点)、旅游星级饭店及城市主干道路口,悬挂宣传标语,播放文明旅游形象宣传片,积极倡导文明出行,提高游客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在全市塑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文明旅游者的良好形象。
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我市还扎实开展旅游文明服务引导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依托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体现旅游服务行业特点、适应职工发展、适合游客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去年对市辖区旅游从业人员开办旅游服务证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888人次,今年已培训8期,培训人员达1161人次。在大理旅游集团公司、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等单位,深入开展“四亮四评”及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创建活动,举办旅游行业“道德讲堂”,动员旅游行业职工争当遵规守德先锋,争做工作业绩佳、服务质量优的窗口行业排头兵,树立服务规范、语言文明、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为确保全市安定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安全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开展旅游特色民居客栈、10家经济型酒店的评定,建立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并采取行业管理与协会自律“双轮驱动”的有效方法,加强行业自我建设。同时,巩固旅游行业“打非治违”成果,严厉整治旅游行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并设立24小时畅通的旅游咨询、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和举报案件,答复旅游咨询,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是沟通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途径。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在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以双廊、喜洲、大理古城及海西各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备受市场青睐,环洱海旅游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助力打造城市新“名片”。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旅游环境质量良好,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9.7万人次,同比增长3.97%,旅游社会总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5.88%。同时,旅游投诉纠纷锐减,全市共受理游客投诉13起,均得到圆满解决,处结率为100%,未出现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我市注重引导着力建立文明有序的公共秩序
我市注重引导,大力开展公共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交通出行、车站码头、剧场赛场、学校周边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公共秩序整治活动,着力建立文明有序的公共秩序。
在公交站点、交通要道、客运站点等区域,我市坚持开展“排队日”、“让座日”文明引导志愿活动。全市各种大型文体赛事或文艺演出活动,都有志愿者积极参与并提供公共服务,共同维护剧场、赛场公共秩序。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完善交通站点布局,科学合理设置斑马线、隔离栅栏,确保行人过街和搭乘方便。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在全市广泛开展以“幸福大理、文明出行”为主题的“车让人”文明出行活动和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等活动,创造文明、顺畅的交通环境。
我市启动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10月29日,我市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在双廊镇魁星阁举行。来自“洱海保护月”活动挂钩联系双廊镇的州市单位、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及团市委、市妇联、大理学院志愿者共1000多人参加活动。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理的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是大理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我市走出了一条“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源、行政问责、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之路,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治海”与“护海”,洱海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国家环保部将“洱海保护治理模式”推向全国,洱海已成为大理的名片和骄傲。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杨文广在启动仪式上号召大家以开展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关爱、保护洱海的倡导者、实践者、捍卫者和推动者。广泛开展多形式的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完成构建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形成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保护洱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共识,一种行动。
启动仪式后,各文明单位、志愿者到各自的任务区进村入户,到客栈、餐厅、商店发放宣传册,张贴招贴画,宣传保护洱海的知识、法律、法规及环保行为,同时清扫洱海沿岸垃圾,劝阻乱排污水、乱扔垃圾等污染洱海的不文明行为,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双廊镇居民的配合,受到了游客的赞同。当天,共发放宣传册及招贴画约10000份。
据了解,今后,我市还将陆续在其他10个乡镇开展保护洱海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掀起“保护洱海,人人有责;拒绝污染,从我做起”的环保宣传教育热潮。
大理市委宣传部 大理市文明办 主办
大理文明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