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理 与爱同行 大理2013年“爱心送考”活动启动
每年一度的高考将如期而至,为帮助广大考生迅捷安全抵达考点,在大理营造和谐高考、爱随高考的氛围,6月1日上午,大理全民健身中心广场上爱心涌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师傅走到一起,正式起航2013“美丽大理,与爱同行”大理第八届“爱心送考”活动。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文广,市人大副主任张晋芬,市政协副主席徐力进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杨文广宣布2013年第八届“爱心送考”活动启动。
此次“爱心送考”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文体广电局主办,大理人民广播电台承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市运政管理所、市交警一大队协办。此次活动主题为“美丽大理,与爱同行”,将秉承前几次为广大考生提供便捷、周到送考服务的宗旨,全力做好此次“爱心送考”活动。此次“爱心送考”得到了中国移动大理分公司、大理莱卡汽车会所等20多家爱心企业支持。
现场报名的爱心师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作好登记,并张贴爱心车标。爱心师傅表示,将本着为广大考生服务的宗旨,安全及时接送考生,用爱心传递文明。出租车司机杨毅民连续八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他告诉记者,能为社会出一点微薄的力量自己也很高兴,他也是为人父母,觉得孩子苦读十二年很不容易,大家都应该为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爱心送考”启动仪式现场,除私家车、出租车、中巴车、电瓶车车主登记报名外,云南大理交通运输集团高快公司大巴车司机组团报名参加“爱心送考”活动。
伴随着社会各界的爱心,“爱心送考”活动已走过八个年头。作为“爱心送考”活动承办方,大理人民广播电台和广大市民一同见证了大理“爱心送考”这一“爱心品牌”的成长历程。市文体广电局副局长、大理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陈静介绍:“作为媒体人,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正能量的壮大,在大理这座充满爱的城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正能量带给大家一种更加幸福的感受。”如今,“爱心送考”已成为大理的“爱心品牌”,每年夏天微笑着如约而至。
大理市“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
6月4日,大理市“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下关四中启动,以网上签名寄语的形式,引导全市广大少年儿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学习雷锋落实到学习生活之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谦恭待人。
此项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办,下关四中承办,旨在以“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为主题,以网上签名寄语为载体,引导未成年人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培养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行,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人生志向,自觉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优秀小公民。
据了解,6月4日至15日,我市各中心校、教办将组织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有条件的学校将集中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或让学生回家上网进行签名寄语。此项活动旨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表达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争做雷锋传人、共建美丽幸福新大理的美好心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
市委办举办“道德讲堂”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社会风尚
6月4日,由市委办公室主办,市直属机关党委、市党史研究室、市文联协办的“道德讲堂”开讲。讲堂分享身边的道德故事,营造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
当天的“道德讲堂”活动按照“唱歌曲、诵经典、讲故事、谈感悟、送吉祥”五个环节进行。首先,大家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雄壮的歌声激发出大家心中的爱国热情。随后对《格言连壁》中的“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和《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两句经典进行诵读。讲堂上,大理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赵蕊为大家讲述云南省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杨广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的故事、动情的讲述使大家深受启发,纷纷畅谈感受感悟,表示今后将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工作、帮助他人,以实际行动践行道德精神,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最后,工作人员向大家送上吉祥礼物,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市旅游行业开展“道德讲堂”弘扬道德新风
6月18日,市旅游局、市旅游行业开展“道德讲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大气明理”的大理精神,提升旅游行业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倡导学好人、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道德讲堂正式开讲。通过“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听讲座、谈感悟、送吉祥”六个环节活动,进一步在全市旅游行业掀起一股崇尚先进、学习模范、践行文明、争作奉献的热潮。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现场演唱了《三德歌》,大家集体诵读了《弟子规·孝经》中的《泛爱众》篇,观看了“中国十大道德模范”王希海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高级经济师赵树栋为大家作了题为《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讲座,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还是“道德”二字。
讲堂上,所有人都收到一份吉祥礼物———《弟子规》等先贤经典书籍,寓意大家重温先贤思想,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可敬、可信、可学的好人,构建崇、德、尚、善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进大理旅游二次创业步伐作出积极贡献。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文广,市人大副主任张晋芬,市政协副主席徐力进出席活动。市辖区各旅游企业负责人、导游和志愿者参加活动。
“道德讲堂”凝聚“圆梦”能量——大理市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纪实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我市遍布各行各业的“道德讲堂”,经常会响起这样清脆激昂的朗诵声。以遍布全市各行各业的“道德讲堂”为依托,我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机关“道德讲堂”48个、企业“道德讲堂”15个、学校“道德讲堂”4个、社区“道德讲堂”31个、乡镇“道德讲堂”11个,开讲100余场次,受众达数万人次。鲜花、掌声、泪水,凡人、真情、大爱,每一堂课都像是一次修身净心之旅。
明确努力的方向
创建文明城市,是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根本,使城市的活力、魅力和文明程度在市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中得到充分体现的一项系统工程,思想道德建设是其核心。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后,我市及时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冷静对待荣誉,理智看待成绩,牢固树立“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继续保持和发扬持续作战、锲而不舍的精神,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抓文明创建工作,着力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求创新、找突破。
根据《云南省关于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今年,我市及时制定出台了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市辖区机关、企业、行业、社区、村镇、学校、新市民的“道德讲堂”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为保证全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长效,我市首先在辖区的国家、省、州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率先建成“道德讲堂”示范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这些试点单位交出了一份初步的答卷,探索出了具有普遍性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年2月,市文明办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梳理,归纳为全市统一的一套标准化流程,在全市各阶层、各单位、各系统全面推进,以推动市民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扬起道德的旗帜
在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中,我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全市“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今年48岁的李文川,家住大理镇玉洱社区。16年前,离异多年的她经人介绍,与赵德沛组建了新家庭。19年间,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全部的爱,撑起新家庭的一片幸福天。家住下关镇西大街社区的赵祖彰,今年已经66岁,他自幼身患残疾,老伴多年有病,家里已是债台高筑。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赵祖彰不仅精心照料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还经常为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和高龄老人义务服务,用残疾而又不再年轻的身躯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还有常年在洱海边清扫垃圾、清洁家园的杨来保,见义勇为、爱管闲事的退休职工赵天胤,孝亲敬老、真情奉献的社区干部朱瑞华,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杨爱保,对党常怀赤胆忠心、对社会勇于担当的退休纪检干部杨建国……一个典型就是一本书,看得见、摸得着;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树榜样、指方向。
凝聚道德的力量
道德模范评选,弘扬的是真善美。为让这些道德模范发挥出最大的示范作用,我市有效利用“道德讲堂”这一平台,通过传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动形成先进道德理念,带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楷模、讲道德、倡文明的新风,在全市上下遍撒爱的种子。
“讲什么”、“谁来讲”、“在哪讲”这些问题是维系“道德讲堂”持续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我市以群众为主体,开展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活动。
讲什么:事事具备亲和力。我市深入挖掘群众身边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做宣讲素材,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鲜事物、崭新风尚、感人故事,讲起来原汁原味、听起来耳熟能详,可信、可敬、可学、可为。
谁来讲:人人都是宣讲员。我市以“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为标准,组织培训专门的志愿者宣讲员队伍,并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现身说法。
在哪儿讲:处处都能开讲堂。我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先后涌现出下关镇花园社区的“流动讲堂”和西大街社区的“邻里讲堂”、工商银行的“夜校讲堂”等一系列各具特色、亮点鲜明的“道德讲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些“道德讲堂”能洗心、静心、养心。
“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每一个流程,都是一次文明的感悟;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段心灵的洗礼。
在机关,倡导大家勤政廉洁、忠诚负责、知礼守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率;在学校,倡导学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在农村,根据当下农民的价值观接受特点和生活习惯,扎扎实实把传统道德教育讲到农民的心坎上;在企业,引导企业把道德教育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打造以先进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一个个“平民英雄”,一次次“凡人善举”,通过“道德讲堂”的传播,汇聚和升华了全体市民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崇善尚德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家欣喜地 看到,讲污言秽语、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和睦相互帮助的多了;大声喧哗嬉戏吵闹的少了,遵守秩序以礼相待的多了;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的少了,讲究卫生爱护花草的多了;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少了,遵守交规文明礼让的多了……
杨广、苏志坚、赵天胤、李文川,洪吉妹、李康兵等一大批道德模范,以自己的榜样力和感召力,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了一地方和一个行业,带动大理市2.6万人成为注册志愿者,34个“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经常在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将为大理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全市的“创城”之梦、“美丽幸福新大理”之梦和全民族的“中国梦”提供最丰厚的滋养,凝聚起最广泛的正能量。
大理市委宣传部 大理市文明办 主办
大理文明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