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岁末年关,记忆里的年味开始苏醒。童年记忆里,年味就是大街小巷里弥漫着的炒米花香。

在春节前炒好米花,熬好麦芽,制作米花糖祈福迎新年,是大理很多地方的习俗。

米花用糯米炒制而成,小小的糯米经热锅一炒,慢慢膨胀起来,香气四溢。嘴馋的我们趁大人不注意,抓起刚出锅的米花就放进嘴里,急得大人赶紧制止:“小心烫坏了嘴!”

米花吃法很多,直接放一把在嘴里嚼,脆脆的,有一股糯米香。或者拿小碗盛上一勺米花,一勺红糖或者蜂蜜,撒上点核桃仁末,开水一冲,香甜可口,晚上喝一碗,梦里都是香甜的。

最惹人喜爱的要属米花糖了。先把麦芽熬成糖稀,用糖稀将米花粘合,做成各式各样的米花糖,其中“狮子糖”和“圆糖” 最受欢迎。

将少量米花染成红黄绿三色,放在小碗底,堆成花的形状,再将米花放置于上,淋上糖稀,捏成一个球型,一个圆糖就做成了。

大理人家做圆糖意在春节喜庆吉祥,祈盼来年幸福和安康。所以米花糖还被作为一种特殊的礼品相互馈赠,放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有着团团圆圆之意。

正月里,小孩子们结伴到亲戚家拜年,扭扭捏捏说了吉祥话,得了压岁钱和圆糖,年才算到了。压岁钱揣在口袋里,手里的圆糖往往舍不得吃,左右把玩一番才高高兴兴地吃下肚。(文/李云洁 部分图片/李武华 大理古城旅游服务)